- 01
惊蛰
“更深月色半人家,北斗阑干南斗斜。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”这是唐代刘方平的诗作《月夜》,说的是惊蛰。
更深月色半人家,该句出自唐代刘方平的《月夜》。全诗是:更深月色半人家,北斗阑干南斗斜。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说的就是惊蛰,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惊蛰时节,大地回春,春雷始鸣,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
刘方平,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,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,生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,尤擅绝句,其诗多写闺情、乡思,思想内容较贫弱,但艺术性较高,善于寓情于景,意蕴无穷。其《月夜》、《春怨》、《新春》、《秋夜泛舟》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。
全诗的意思是:夜静更深,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,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。北斗星倾斜了,南斗星也倾斜了。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,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,唧唧的虫鸣,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。
“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”夜半更深,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,然而,就在这夜寒袭人、万籁俱寂之际,响起了清脆、欢快的虫鸣声。初春的虫声,可能比较稀疏,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,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,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。在静谧的月夜中,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。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,万物的复苏,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,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。
三、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,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。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,不落俗套。春天是生命的象征,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、喧闹的声响、生命的活力。
版权声明:
本站所有资源均为站长或网友整理自互联网或站长购买自互联网,站长无法分辨资源版权出自何处,所以不承担任何版权以及其他问题带来的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站长删除!站长QQ754403226 谢谢。
- 上一篇: 工作岗位有哪些?
- 下一篇: 安卓手机如何打开.dbf文件?